同學簡報

今天聽同學做實習報告,我覺得同學的報告:

1.比較像是經驗報告,而非分析、研究報告。
2.實習前期大都是閒置狀態,這可能是台灣社工界機構面對實習生的現象
3.若回應同學報告,應考量在場督導教師的感受,而且應回應比較有建設性的回應。

未來我可以改進的地方:

1.報告主題要明確,每一個標題儘量要環環相扣。
2.而且可以和當初的實習計畫結合。
3.報告方式可和研究法相仿。
4.投影片需設計觀看用,字若太小不理想,寫出標題即可。

萬老師的回應:

1.這樣的一個機構,鼓不鼓勵學弟妹去?
2.個人的學習、成長是什麼?在這個機構,實習生的位置在哪裡?做了時麼?
3.未來自己適不適合這樣的機構?

其實,這次聽同學的報告,感覺到自己對社工的瞭解確實比去年進步很多。可觀察、可思考的面向也變的比較多。其中我想到的問題:

1.督導的角色:行政督導及社工督導一定有不同的角色及存在的意義。
2.醫院社工:可能常會面臨到倫理的角色、公平性等問題。還有醫生幫案主做的決定,是否是與案主站在平等、對等的地位來替案主設想。
3.公部門社工:可能常要面臨社工角色的思考,因為公部門都「以法行事」。
4.原住民同學仍然常將漢人區隔於原住民之外,我覺得這並非好現象。族群間就是因為不瞭解,造成誤解、偏見及刻版印象。所以,或許原住民社工更應該保握這樣的機會珍惜與漢人朋友在一起的時間,進而減少彼此間的誤解。

廣告

作者: 依漾

apiya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