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早上和兒子走路去吃早餐,那天早上因為沒帶雨傘,老公開車去上班,附近親友接無法接聽電話,直到快十二點,雨勢變小,我和弟弟才和店家要了兩張後紙箱,兩人頭上各頂著一個紙箱,小心且快步地走回家,弟弟一路上邊走邊完,覺得好玩,我則擔心來往的車輛,跟隨在弟弟後面,隨時把他拉道路旁,以免被車子撞倒,我倒羨慕弟弟,可以雨中作樂。。
大學畢業後到中研院民族所工作,和胡台麗老師做排灣族口鼻笛的計畫案,常常坐飛機來回台北高雄之間,所以坐飛機坐慣了,即便在空中有亂流,我依舊可以安穩地閱讀報紙雜誌。再與胡老師做田野的那一段時期,最難忘的還是去射陸(Calisi)舊部落那一趟行程,當時胡老師希望可以在就部落拍攝高燕(Padain)大頭目李正於舊部落的場景,所以胡老師、扶路客、中旺、小楊還有我開著九人做的箱型老爺車,跟在Kama李正的摩托車後面,就去了。去程還滿順利的,因為緊緊踩著煞車,慢慢地滑下去就可以了。但車子只能開到山谷下的溪谷,之後便開始向上走,坡度在70-80度之間的山路,套一句當時Kama李正的話,他說,我們走一段路,慢的像神話(miling)一樣不可思議。但是讓我永生難忘的經驗是回到溪谷要回家的路程。
當天因為kama李正本來就要留在山上的,可是忘記中旺和小楊為何先離開。所以回去時只剩下胡老師、扶路客和我。從射露下山時,因為擔心下雨,所以腳程比先前快。上了車要倒車時,才發覺回程的路非常艱險。當時,箱型車是我哥哥的車子,所以是我開的車。我們才上路沒幾分鐘,就到一個左邊是山涯,而右邊道路因為彎度太大,所以無法直接上去的地方。扶路客下車探路,面色凝重地問我,要不要讓他開車,我想了一下。〈待續〉
知道有人也一起分享去巴達因的心情,覺得既遙遠又接近。上次<br />的大雨把回巴達因的路給衝斷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再上去<br />…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在無名小站搜尋padain可以看到我們在巴<br />達因的照片喔(有李正的孫子的搞笑照片)<br />也朽機會一起上山<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