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2日一群來自香港福利機構的社工們來到比悠瑪部落。
二週後,我收到的訊息。
著實給部落工作八年的我,一些些能量。
***************************************************
異地交流,如走馬看花,越想爭取知得更,卻往往發覺流走的更多。單張,書冊,powerpoint,充實了的多半是背包而非腦袋,反而能引發個人更大的發和深思的,會是你的感觸。
行程的第二天,旅遊巴把我們送到一個古舊的鄉村社區—比悠瑪。迎上來的是一位樸素普通?村婦模樣的女主人—德布藍恩,這個社區發展項目的負責人,一位委身此處工作多年的女社工。
響亮的聲音,夾著笑聲,一臉笑意之餘,又半點靦腆,她的熱情, 溶解了這群陌生客的自然防衛,帶出了人應有的原始信任,這是她社工技巧,還是她的真誠,不管如何,這應是社工的天賦。德布女士,謝謝你的示範。
德布女士站在偌大的半課室半工作室中,努力的解說著這項目的內容和特色,她的任務和角色,對數据和困難輕描淡寫,不帶半點難色,唯每到服務對象的反應處,她卻眉飛色舞,她的言笑晏晏,在輕鬆中卻蘊藏認真,從抱怨中又一滿帶承擔,那種社工的本質,就從她的道述中自然地揮發出來,這是模楷,這是典範,最具感染力,也是交流過程中的最大得著……
或許準備得有點亂,但誰會在意,她引領著我們巡村,邊走邊講,在這個她走過不下千次的小社區,她卻比我們任何一個都顯得興奮投入和真誠,每遇人遇事,她便絮絮不休的使勁給我們講解,定要讓我等能感到她工作中的喜悅。
這才是專業、這才是投入、這才是委身。
但這就是最珍貴的分享!
德布女士,謝謝你!
以妳為榮哪,"女士"!
而且是【德布女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