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原本要分兩次觀賞的,但是按下遙控器的enter之後,影片放映至結束。知道這部影片是奧斯卡提名影片,但是,並不知道這是一部,會流淚且哀慟的影片。
主角李,離開家鄉在波士頓做雜工,但是因為哥哥的過世,必須回到讓他無法承受的地方-曼徹斯特。為描述李對於人生的無望,故事有不短的場景描述李在波士頓的雜工生活。日復一日,沒有期待,就是活著即可。為了處理哥哥的喪事,他必須待一段時日在曼徹斯特海邊的城鎮-李原本生活的地方。
影片中,海邊、斜屋頂房屋、雪、帆船、藍色的海、房屋上皎潔明月的場景,都該是電影浪漫的重要元素,但在這部影片裡都成了揪心,悲傷的場景。導演把景色都拍的特別美麗,但隨著故事的敘述,便能明白這些畫面對李來說,都是生命中無法承受的痛。
影片裡李和姪子很多的對話,我沒能很快的明白,我想男人間的相互理解與照顧,恐怕不是作為女性的我可以輕易理解。李和姪子都有悲傷的情緒,但是可能因為年紀不同,歷練不同,所以他們的表達方式也不同。17歲的姪子對於父親的離世,沒有很悲傷,生活裡還是愛情、樂團、曲裩球,只有輕輕地說不喜歡父親一直被擺放在冰櫃裡。影片裡一段他無法面對冰箱的冷凍雞肉而害怕哭泣時,年輕姪子無法明白自己的害怕,成年的李也不知道如何協助姪子。此時兩人的對話,很激烈,幾乎是爭吵。但是李雖然沒有說好聽的話,但是仍舊堅持陪在姪子身邊,直到姪子睡著,這或許是男人間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吧。
當李被哥哥的委託律師告知要成為姪子的監護人,還準備一筆錢讓李能搬回來與姪子一同生活,影片交代李因為酒醉失誤讓家裡失火,也同時失去三個孩子。於是他的婚姻結束,也離鄉到異地生活。因為哥哥的事情,再度回到傷心地,同時讓他和前妻再次見面。
這段是李和前妻在街上偶遇,妻子想要和李道歉的畫面。兩位曾是夫妻,同樣都有失去三個孩子的悲痛,他們也同樣對對方感到抱歉吧。只是經歷過那麼沉重的哀痛,要對彼此說抱歉,豈是容易之事。曾經傷害彼此的兩方,或許有一人準備好可以和解,或者希望對方也能幸福過活;但是另一人可能還沒有能力克服面對那些曾有的傷痛,而失去兩人可以彼此「放心」的機會。看到這裡,真的真的覺得,人生,好苦,好苦。自己大聲哭了好久。人生真的不是你以為,就可以順著已意發展。
但影片裡最後還是給了人生希望。有些問題,可能無法馬上解決,有些悲傷,無法馬上散去。但是,可能因為時間,因為理解,因為真誠,因為愛,那些難受,難堪的事情或能稍稍放下,生活可以小小的往前推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