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9
來到日本第三天,過了一晚之後,腦子還留下的關鍵字是,春船樓、和清講和紀念館、李鴻章、松本清張,絕筆、西鄉隆盛。
日本九州有個門司港,因為是港口,很早就有貿易。但沒想到這裡是李鴻章在1895年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的地方-下關(昔日稱馬關)。
簽訂條約的地點在春帆樓,現在是一個餐廳。日本政府在原址旁重建了「日清講和紀念館」,再現當時簽訂條約的情況。當時簽訂條約官員們,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是日本代表伊藤博文,清國代表李鴻章,及兩國代表共11人。
紀念館裡再現11位官員座位的安排,有圖說版本,有真實再現當時簽訂條約的空間。還有一張圖畫,畫裡打躬作揖的是清國這一方的人。這毋庸置疑,紀念館說故事的人是日本政府呀。
作為台灣住民看著玻璃櫃裡的條約,眼睛自然快速尋找關鍵字「台灣」,切割台灣的條文是第二條。看著條文心裡還真有一種複雜的心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