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歧視經驗成為同理族人的能力

屏東縣部落大學辦理候鳥工作坊前兩天返鄉經驗談的講師們,不約而同的都提到自己與家庭的關係;特別工作者提到對家人從憤怒到能夠理解的過程,是學會了把視野拉大拉高到全體原住民處境,好像就能稍稍理解為何自己過去無法被好好對待。

今天,工作坊的第三天,我們讓學生敘說自己的生命地圖,敘說自己出生以來經歷過的高潮低潮有趣事情的分享以及自身移動對自己生命的影響。分組後,我的這一組共有10位同學。

聽著10位同學的分享,似乎我成裡面最軟弱的人,每個人的述說幾乎都讓我心酸掉淚的感受。其中不少學生在國小/國中階段父母離異,或者家庭主要經濟支柱生病,或者一直是單親媽媽(爸爸)照顧著,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在經歷以上事件,家裡就陷入沒有錢的狀態,沒有錢就阻礙了學生持續就學的情況,而學生可能會經歷二到三次的轉學考試,主要希望進入便宜其靠近家裡的學校。沒有錢還阻礙了原住民學生在學校人際關係的發展,在一般的學校裡,原住民同學無法大方地和一般同學一起吃飯,因為一般同學去吃飯不太考慮飯錢,但原住民同學總是得斤斤計較無法負擔,於是就減少了與同學相處培養感情的時刻。原住民同學在班級容易成為【奇怪的人】。

第一晚與平和青年的青年之夜

有個學生提到在平地學校唸書,從小一到小六連一個朋友也沒有;有個學生說小學老師自認為原住民家裡都沒有飯吃,每天剩菜剩飯塞給學生,學生表示不需要,老師還是硬把飯菜給同學。於是吃飯時間學生就和另一位原住民同學躲在廁所裡哭泣。

廣告

作者: 依漾

apiya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