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耐心的游泳教練

這是第二次和兩姐妹一起游泳。這兩次來的目的都是要教媽媽游泳。

她們教了我,水母漂,大字漂(仰漂),在我還不會換氣的情況,她們要求我雙手不動,往前滑水,滑水中如果氣已用盡,就試著快速抬頭吸氣,再繼續滑水前進。今天的成績中途只能抬頭兩次就不行了。

易老二說,媽媽先在池邊練習打水換氣,慢慢地就會換氣;還有打水時候的力量要來自大腿(這個還無法體會呢)。

當我練習大字漂,聽到自己的很大的呼吸聲時、羿老三似乎遠方傳來的聲音說,媽媽我們在你身邊,你很棒,等等你要不要看,你漂的很遠了喔。練習水母漂潛到水裡時候,就會看到她們雙手舉起大拇指,鼓勵氣喘吁吁的媽媽。

覺得兩個女兒,蠻有耐心,很適合當教練啊~

其實,和她們一起最開心的是,媽媽可以察覺到平日看不到的特質或優勢。這樣可以幫助媽媽未來在即將要開口罵人的時候,想一下她們擔任媽媽游泳教練有耐心特質的時候,或許就可以罵小聲一點,罵短一點啊~哈哈哈哈~

廣告

虧欠一直在,也深愛你

週一在長榮大學跟學生分享說:在不完整家庭成長的孩子會比較早熟。早熟沒有不好,只是讓孩子早一點接受現實。這樣說其實容易~

img_6155-1

今天在屏北社大教養議題的分享說:希望作為母親的人,可以試著在教養方面解放自己,大部分母親無法24小時陪伴孩子,但是珍惜對話moment,讓孩子感受到愛,是重要。這是自己的期待~

今天回家的路上有機會與兒子談話。說:兩人關係走到盡頭,無法在一起,有時候一時無法找到出路,或者可能就是兩人緣分已到盡頭。但是一定要相信兩個人能走在一起,一定有相愛相惜過。特別是生下兒子你的時候,我繼續說,媽媽當時因為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身旁也沒有親人可以協助和陪伴。爸爸那時即便上班,但只要有休息時刻,一定馬上回家陪伴媽媽,那時候媽媽非常感謝你父親的陪伴,全心陪伴媽媽渡過新生媽媽的焦慮和憂鬱。

話說到一半,兒子哭了,大聲的哭了。我想所有的孩子對於父母分離的失望與不知所措,總是放在心裡的深處。看到兒子哭泣,其實心疼,自己也忍不住哽咽。這一輩子孩子們或許總要一次一次面對這個失望的現實,可能每次都會哭泣,但我深信一次一次的面對現實,總是可以越來越勇敢,越來越能明白與父母的依附關係,是能夠個別存在。

想跟兒子說,媽媽心裡的虧欠感將會一直都在,但是也同時一直勇敢地接受這個虧欠感,並愛著你們。正要進入大學的我的兒子,媽媽祝福你也能不畏懼地追求幸福,自己的想要。

勉為其難的運動

這兩天身體很不舒服,週六早上,勉強做一點點的家事,中午擔心孩子肚子餓,還勉強的煮了午餐。之後就是睡覺,呻吟。每次生病都會變得軟弱,特別是心,負面思考會一直湧上來,已經兩天了。這樣的感覺挺不好的。

但記得自己曾說過,人生很多時候,總是需要勉為其難地面對,得要想些方法,讓自己好起來。除了昨天去做腳底按摩,企圖讓自己好睡。今天傍晚拖著虛弱的身體,在部落的小學校走路,我想留點汗會好些吧。況且這裡一片綠地,不多人,不需要social太多,就是安靜,用心的走路,其實環境挺好,應該要好好利用的。

這兩天因為生病,孩子們也都在家陪著我沒有出門,他們也是三不五時地問,媽媽好多了嗎?下午去小學之前,跟他們說了一聲。大約在走了幾圈綠色跑道之後,三個孩子一起出現在校門口並向我走來,老二,老三還是問了一聲:媽媽好多了嗎?

走路喘氣之餘,聽著他們的嬉鬧聲,其實心裡安慰、踏實呀。特別哥哥也跑來,我想他們擔心媽媽昏倒吧。孩子總是媽媽心裡最大的支持呀,謝謝你們。

成為大武山的孩子

北大武山回來的這幾個孩子,覺得很棒呀。在他們的分享裡沒有艱澀難懂的字彙。比較常聽到的關鍵字是「沒有什麼」(這句總會贏得大家的笑聲)「謝謝陪伴」「大家都登頂了」「互相幫忙」「3.8K最辛苦」「xxx靠意志力」「xxx真的很照顧我們」。在接他們回來的路上,還是很嘴泡啊,但是,聽到比較經典的話語是「走過這一趟,考試算什麼」~呵,十七、八歲的孩子有這些體會,挺好。

27858396_10211978224635085_2306092751329337679_n.jpg
較大年紀,會長同學,小白,因為你一同前往,讓部落族人稍稍減少忐忑,作為會長同學,情義相挺到底,我想孩子們也有看見和學習。
青年會長,年平,我的弟弟,從原本只有2人行程到孩子們願意一起去的11人行程,你的態度從來沒有動搖,姊姊深深佩服。如你所說大武聖山的山林知識得要一次一次的累積。這一路上跟著你的孩子們肯定也有些體會與看見。
就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孩子們的學習知識,有一天他們就能成為「部落的人」「可靠的人」。
我們繼續加油!

放手,也是心疼

昨晚媽媽心裏就開始忐忑不安。想說,如果延期會不會好些;如果再等部落長輩一起去,會不會好些;但是自從跟你確認是否真要上北大武山,而你回答說:別擔心,我可以的。我也就決心不再搖動心智,也必須尊重小舅舅的決定。看著你收拾行囊,我在旁等待妳的指令,需要帽子,拿出帽子;需要皮帶,此刻也只能給你女性皮帶。30年前去北大武山的經驗,完全無法給你適合的意見。但相信部落耆老給你們的行前叮嚀,也能讓你足夠面對不算簡單的行程。

早上,雖不忍心,但還是把你叫醒,請你準備集合。在活動中心集合,看著小舅舅吩咐你把罐頭放入夾鏈袋,分配食物,告訴你們裝備該如何準備整理,夥伴之間的行李如何交換,讓有經驗,有能力者多背一些物品,就覺得不管如何,這趟行程,總是有意義。

話雖如此,在登山口,協助你在身上不算輕的裝備裝上防雨套,媽媽心裏有些擔心,但還是忍住了。眼裡看著你踏上行程的第一步,清楚心裡有滿滿的忐忑,但是也滿滿的祝福。

在離開登山口的路程,腦子裡的畫面盡是你走路,喘氣的畫面,媽媽心裏想的全是你,也一直祝福著你,其實也是安慰著自己,告訴自己要放心,要放心。

回到家裡,五小時之後收到小舅舅傳來你的相片,看到你的相片,心裏就像一道電流流過,感謝小舅舅,感謝上帝,感謝祖靈。小舅舅說一路上,你也協助輪流背較重裝備。

啊~兒子加油,兒子加油!媽媽仍舊是滿滿的擔心,但是明白總是要放手,總是要在讓你走自己的路之前,多一些學習,多一些體會。媽媽相信有一天,你就是個可靠的男人,是能有所體會。一路上大武山神,vuvu們必定保守你們。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