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武山的孩子

北大武山回來的這幾個孩子,覺得很棒呀。在他們的分享裡沒有艱澀難懂的字彙。比較常聽到的關鍵字是「沒有什麼」(這句總會贏得大家的笑聲)「謝謝陪伴」「大家都登頂了」「互相幫忙」「3.8K最辛苦」「xxx靠意志力」「xxx真的很照顧我們」。在接他們回來的路上,還是很嘴泡啊,但是,聽到比較經典的話語是「走過這一趟,考試算什麼」~呵,十七、八歲的孩子有這些體會,挺好。

27858396_10211978224635085_2306092751329337679_n.jpg
較大年紀,會長同學,小白,因為你一同前往,讓部落族人稍稍減少忐忑,作為會長同學,情義相挺到底,我想孩子們也有看見和學習。
青年會長,年平,我的弟弟,從原本只有2人行程到孩子們願意一起去的11人行程,你的態度從來沒有動搖,姊姊深深佩服。如你所說大武聖山的山林知識得要一次一次的累積。這一路上跟著你的孩子們肯定也有些體會與看見。
就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孩子們的學習知識,有一天他們就能成為「部落的人」「可靠的人」。
我們繼續加油!

廣告

十年,一轉眼

今天的任務是代表平和社區接受屏東縣政府頒發「10年績優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榮譽。自己好像從小對於頒獎事情並不是那麼重視,也不熱衷參與。但,今天因爲理事長任務交託,來到頒獎現場,心理有小小激動呀。

img_0325-e1508559491636.jpg

記得2007年,前理事長孫信用vuvu給阿傻總幹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辦理社區老人關懷據點。vuvu說:「vuvu依漾,我們可以和其他社區一樣,一個禮拜讓部落老人一起聚會,一起吃飯,一起做運動嗎?」阿傻總幹事快速的接受vuvu理事長的給予的第一工作任務,但是心理其實並不是很想做。阿傻總幹事當年覺得老人工作可能吃力不討好,覺得自己無法做好工作。現在回想起來,謝謝vuvu給了這個任務。當時理事長vuvu為了讓部落裡基督教,天主教的老人不會因爲宗教不同,阻礙服務部落老人的機會,vuvu努力地在社區和教會間溝通,讓協會順利成為據點的提案單位。

這10年來,謝謝vuvu孫信用的遠見,部落裡老人照顧工作,從來沒有因爲宗教的不同,而有任何的阻礙。也因爲老人據點活動,我們做了幾件還算重要的部落工作。像是部落遷村田野調查、部落老照片展覽與整理、出版「比悠瑪部落耆老故事」、還有因為有了部落互助幼兒園,現在部落的每一位耆老都是幼兒園的vuvu,老師,更是老師的老師。這些vuvu們都是部落在地知識、文化,美好的慣習的傳承者。為了讓vuvu們可以再紮實地做好傳承工作,期待我們可以秉持連續10年獲得優等獎的精神,繼續和部落vuvu們一起學習、一起運動,一起慢慢變老。

10年是個不長也不算短的時間,連續榮獲10年優等,也是不容易呀。一路上感謝協會理事、監事、志工們支持,大家才能互相效力。還有協會工作團隊彼此協助和保有熱情更是部落老人照顧工作推進的重要關鍵。特別是和我一起執行協會工作十年的好夥伴劉美連。美連陪伴部落老人整整10年呀,10年來關於老人的健康促進、團康遊戲,手工藝活動,翻譯,還有最厲害逗弄老人大笑,絕大都是美連的安排和設計。10年了,難免看見她的疲累(我也是),但是深深覺得這10年來的歷程,美連真的是個了不起,有能耐的工作者。希望累積10年的歷程,成為美連的能量,繼續在部落做事。我們一起加油。

今年9月我們轉跑道成為原民會支持的文化健康站,未來我們希望透過實踐文化健康站的工作,與原住民長期照顧政策對話。希望協會理監事們、志工們、工作團隊們,大家一起加油,讓我們的老人照顧工作可以貼近部落耆老,最重要的事,我們和他們就一起慢慢變老。

社區工作,卑微隨意可見

常常夜晚夢裡盡是工作待完成的場景,早上起床第一個念頭是今天該在什麼時刻,什麼地方出現,該完成什麼任務。沒日沒夜的工作著,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有個認識的影印店老闆說,如果你們開的是一個公司,你們早該是千萬富翁。盡力了那麽多年,千萬金錢也沒有進口袋。其實,也很想過輕鬆日子啊。週六日想休息,但是,對於想來觀摩學習的部落的總是不忍輕易說不,總是希望部落工作的經驗,可以啟發有心人。

關於啟發這件事情,最想直接影響的是,部落孩子部落青年。在資本主義,個人主義掛帥的現在,部落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總是有許多的挫折。所以思考著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可以讓部落孩子有知識累積,有成就,有生存的能力。發覺主流社會的教導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不那麼貼近。發覺在部落生存其實不真的那麼需要流利的英文,精準的算數,高深的學歷。於是部落青年開始回頭向部落學習。孩子們學習的是,尋找茅草、木材、樹藤、竹片,我們期待找回部落自己的建築方式;孩子們墾地,鬆土,種生薑,想要栽種糧食,我們期待認識自己土地與環境的關係;孩子們唱著自己不太明白意思的古謠,一遍一遍的練習者,我們期待他們漸漸熟悉歌謠,未來能自然透過歌謠來表達自己的情和意。

其實這些工作,真的不容易,挫折感總是遠遠大過成就感。大量的勞動,體力耗弱之餘,還必須得不斷思考,怎麼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有所學習。想想在家裡教導一個,兩個自己的孩子,儘管父母花費多少心思,耐心,都還不太能確認孩子是否懂得教導。帶著十個、二十個孩子一起工作,一起學習,一起教導,那得要用多少力氣,需要多少耐性啊~關於這點,真心佩服我的弟弟,年平會長。所以當孩子有一丁點改變,砍樹的姿勢稍稍正確;大量體力勞動下,工作能有耐性完成;看到工作的長輩知道慰問給食物;歌謠能夠唱的完整。只是這樣,雖然不是很大的成就感,但是,往往就是繼續推動艱難工作的能量來源。

在部落工作十年,對於人性有些察覺。人心其實不那麼高尚,堅毅。每當需要面臨重要抉擇,軟弱,放棄是最快跑到前面的意念。部落工作,在別人,在自己身上就能隨意看見人性的卑微。開會中,有人察覺自己在不那麼重要角色,會議資料丟了就走;分擔工作時,嘴上很容易就說出「能者多勞」這般推掉工作的話語;因為不想理解工作的繁複,就爽快的把看來是權力釋放而是責任重擔的工作丟出來。因為沒有深入參與工作,就容易把自己的推理而非事實的感受表露,且往往成為聲音很大的引導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會議帶領者也沒有什麼辨識能力,那麼所謂討論,共識就會容易往大聲者傾斜,甚至模糊了討論的焦點。關於承擔,在部落工作裡,擁有這個態度者,是好少好少好久好久才會遇到一個吧。在關係黏著人人相識的部落,對諸多現象的不滿,但也因部落倫理告訴你,不可輕易對長輩回嘴,身教重於言教的緊箍咒,總是在部落工作的挫折裡,讓人有種無法言說的委屈。

還有所謂生活即政治,年輕時候不是那麼明白,也不太想進入這複雜的關係。但是一旦進入部落工作,政治自然就出現在每天的生活。政治是一種權力遊戲,其實在部落大家都不那麽高段,權力的流動看得明明白白,清清處處。話說回來這也是部落真實而可愛的一面。如果自己不想涉入其中,看著也是一種樂趣。但是政治的可怕,就在你即便刻意避開不願進入,你卻已被拉扯其中,甚至成為事件中的代罪羔羊,成為炮灰。

當人性的軟弱一次一次被政治拉扯,那些平日的委屈就容易在心裡翻騰滿溢而出,難以駕馭。放棄的想法也容易跑進混沌的腦子裡。唉~說到這裡,社區(部落)工作真是容易讓人扭曲的工作。生活裡盡是卑微,狼狽,讓人洩氣的事情。放棄可能容易,但是想到可能未來每天得面對每日的自我苛責,放棄又豈是容易之事。還是要說,部落(社區)工作真不是人做的工作啊~

盡是卑微,狼狽的生活裡,幾乎看不見曙光的未來。部落(社區)工作者還是得相信,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總會可能有些許的改變。只是在這幽暗的道路上,希望孩子們的改變可以再多給自己一些能量,希望自己再多些體力,希望再多一些伙伴可以在這條卑微狼狽的道路上相陪。

姐姐,可以來送便當嗎?

今天原本預定在家裡工作,想一鼓作氣做很多事情(雖然總是事與願違)。中午接到妹妹電話:姊姊今天放假沒事嗎,可以幫我買午餐嗎?我說:好啊。其實手邊很多事情。但就起身買午餐去。

陪著母親擺攤很多年的妹妹,去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名號作「蝴蝶工坊」。去年開始妹妹會說:做生意會看得到錢進來,覺得開心,但是成本要夠,否則貨無法多樣,客人的選擇會變少,錢就不會進來,但這樣壓力很大啊。還說,做生意要耐得住,不想出門,還是要出門。有出門,就會有收入,有總比沒有好。螢幕快照 2017-05-29 19.43.55

今天原本預定在家裡工作,想一鼓作氣做很多事情(雖然總是事與願違)。中午接到妹妹電話:姊姊今天放假沒事嗎,可以幫我買午餐嗎?我說:好啊。就放下手邊事,起身買午餐去。去了隔壁村買來午餐,再前往妹妹擺攤的隔壁隔壁部落。陪著妹妹、姪女吃飯,也一起招呼不算少的客人。其中一位客人拿著一個今日詢問度高,販售量最高的多色彩布頭飾說:對面賣的比妳們便宜喔。妹妹很快脫口回答說:那你去買那邊的吧。說畢,馬上改口說:啊!不好意思,我應該說,沒關係,你也可以參考看看我們的,每個人的手工都不同喔。

聽到妹妹快速修正自己的說話態度,覺得妹妹就是媽媽的翻版。那該是耳濡目染學得的人際溝通模式吧。其實,很替妹妹開心。有些人生體悟,自己是有些年紀,才有些感受。小我七歲的妹妹這些普常且真實的人生體會,做姊姊的聽在心裡,雖覺得心疼,但更多安慰。做生意之際,還是保有良善的態度,陪在旁邊協助的姪女,再過些年歲,也能從她媽媽身邊習得這「良善」吧。

過了好些時候,妹妹說:姊,不是很多事情,怎麼還不回去啊!是啊,心裡掛念工作,但是也不忍離去,總覺得自己在場,總是能夠多做些什麼。直到午後,婚禮即將散場,我們一起收拾傘架,桌子,物品。我還是笨手笨腳,無法協助到位。但是心裡覺得愉快,收拾之餘,我們一起回憶收拾總是完整到位的父親;互相提醒母親的工作交代,還得為明天的擺攤拉線佔位。

話說,這個拉線,就是簡單用紅線繩拉起一段距離,前後用石頭壓住即可。我問妹妹,這樣可以嗎?別的攤位要是不認,也是沒用啊。妹妹回答我說:真要那樣也沒辦法囉,不過那樣的情形不多啦,放心。呵呵,這種不成文的俗成規則,大概只有在南部的部落裡,才能運作吧。

時間過了大半,家裡的工作,還是無進度。但是,這個半天,心裡暖暖且踏實。

ti zuzulj a gaquriqul(蔣美花)

孩子的出生,總是令人開心,總覺得被上帝恩待,孩子成了自己生命中最大的禮物。
小kui的父母,父母雙方家族決定這個日子2015/07/11,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喜悅。好多人來到小kui vuvu的家,有來自苗栗的,來自排灣村的親友。當然,部落的也都不吝嗇的來祝福小kui來到這個世界上。有牧師的證道,詩歌的頌讚。當然還有牧師的按手禱告,祝福這個孩子的未來。
下載     大頭目
最後vuvu大頭目,蔣美花(zuzulj a gaquriqul)說感謝大家的話。這段話,讓我覺得感動。他大概這樣說。

非常感謝大家從遠方參與我的vuvu的滿月慶祝。其實已經超過一個月,我們現在才慶祝。你門大家都知道的,我最近很忙啊,我們家兩個laucu,最近一直在醫院忘返。甚至小的laucu的狀況,醫生都要我回家準備,我忙到跟醫生說,醫生家裡都還沒準備,我要怎麼帶弟弟回家,先讓他待在這裏吧(大笑~)。然後小的laucu打理完後,又要去照顧大的laucu。我得要說,感謝上帝啊~讓我有足夠的體力可以應付這些工作。真的感謝上帝。我每次都把這些考驗、辛勞都當作上帝給我的功課。

kaka頭目說畢,贏得大家的拍手鼓勵。希望小kui的新手父母,可以看見vuvu的厲害。

聽過kaka頭目幾次的談話,她說話直白,聽者容易了然。但是,每次看似簡單的她的話語,越讓我感動久久。她對上帝的信仰就是單純且相信。不過最吸引我的是,承載這顆單純的心,是那個厚實且有生命力的個體~

她是我們比悠瑪部落的mamazangilan ti zuzulj a gaquriqul(蔣美花)。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