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身體疲累早早睡覺,夜裡醒來,看著自己po了四小時,就關起來的貼文。
深夜此刻再看,大項工作討論是關係未來想發展,覺得有意義的工作;後面關於營隊,青年會的討論是和團隊工作夥伴有協調,有反省,有前進的討論。當下的抱怨真是身體的疲累,再認真回頭檢視當時的討論,其實是工作有開展,關係有移動,未來還是可期待~
頭髮白了就白了吧;腦神經衰弱的部分就交給開藥阿伯;各項工作的協調與安排求上帝給智慧。
昨天身體疲累早早睡覺,夜裡醒來,看著自己po了四小時,就關起來的貼文。
深夜此刻再看,大項工作討論是關係未來想發展,覺得有意義的工作;後面關於營隊,青年會的討論是和團隊工作夥伴有協調,有反省,有前進的討論。當下的抱怨真是身體的疲累,再認真回頭檢視當時的討論,其實是工作有開展,關係有移動,未來還是可期待~
頭髮白了就白了吧;腦神經衰弱的部分就交給開藥阿伯;各項工作的協調與安排求上帝給智慧。
這是我的弟弟,年平。和弟弟年齡相差5歲,所以不是玩伴,更不是吵架的對象。說起小時候,腦海裡最記得的事情,是他五歲時候,第一天進入隔壁漢人社區幼兒園,弟弟爬牆離開幼兒園,跑進我念的國小說要找姐姐。在幼稚園裡讓老師驚嚇的事情。這是部落的孩子進入非原住民部落學校時總會面對的事情,小小年紀很多不適應,但他撐過來,我還有參加他幼稚園畢業典禮。
到了國小,國中,很少看到他坐下來唸書,其實我們都一樣,沒有讀書寫作業的記憶。玩樂是才是重要。國中時期,記得有次姐姐陷入家裡為何總是爭吵的悲慘情緒,還哭給弟弟看,弟弟沒有說什麼只是默默地陪在我身邊。高中時期的弟弟應該是父親最辛苦時刻吧,父親常被學校通知到校,甚至父親多次向學校拜託不要讓弟弟退學,原因不是打架鬧事,只是曠課太多,對弟弟來說並不容易的學校生活,最後還是撐了過去,勉強畢業。
這個勉強畢業的弟弟後來跟著大家去考憲兵學校,而且居然考上。得知消息的姊姊心裡想的是,生活裡只有玩樂,表達能力不是很好,不太聰明弟弟撐得過去嗎?會被欺負嗎?幾個月後又聽到他選擇進入特種部隊。有次去憲兵學校探望他,他帶著我邊介紹校園,邊告訴說:你現在看到有水溝蓋的水溝,其實是他們的游泳池。還說:原來空手道沒有秘訣,打下去就對。姐姐心裡替他盤算著,軍旅生活體驗得差不多,他就該退伍了吧。但好幾年,十幾年後,都沒有聽他有要提早退伍的意思。特別在從軍的第15年,已經進入士官的最高階的時候,弟弟無端被捲入部落青年毆鬥造成一名青少年死亡的事件,並在事件發生後的第三年在軍事法庭從原本證人身分卻當場被收押禁見。收押後一個月第一次去看他,看著他手銬腳鐐,眼睛佈滿血絲的狀況,心裡不忍,但是姐姐心裡想的是,我們兄弟姊妹裡,也只有他能承受這些苦和痛,上帝是刻意選擇了他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呀。感謝主(祖)靈的祝福,半年後,弟弟二審判決結果,無罪且不得上訴。即便隔年重回軍職,有些長官刁難對待,自己也陷於電腦文書之拙苦,每每放假回部落,總是跟姐姐談起在軍中的壓力,但是五年後,弟弟撐了過來,在2015年完成20年的軍職生涯。
退伍以後,他很努力的投入部落各項工作。教會弟兄會的事情,部落的義務工作,青年會工作,無一不投入。部落裡的各種勞動和與青年孩子的相處能耐,遠遠超過我的期待。他對孩子的耐心,套句部落男人嘴炮時候常說的話,但他卻真的做到「帶人,是帶心」。這幾年部落青年會願意投入部落工作的變化,相信是大家有目共睹。
啊~這跟姐姐剛回部落時候,投入部落/教會各項工作蠻像的。哈,說到這裡,是啊,我們是有心的,我們是有企圖的。這個心意和企圖,只是希望把小時候部落給我們彼此分享的氛圍,被大家照顧的情意,繼續在這個部落流傳和發酵而已。
做了那麼多年的社區工作,常覺得這不是人做的工作,如果耐不住,打退堂鼓是腦子裡最常有的念頭。結束軍旅生涯的弟弟,每天念茲在茲的都是部落工作。今天弟弟要在部落公開宣佈(kipakelang)將投入村長競選。弟弟不是聰明人,但若說到社區工作者需要的,耐得住的特質,弟弟正是我的偶像,我的榜樣。作為將來村長的人選,慎重跟大家推薦,我的弟弟-年平。
作為姐姐最後對大家的拜託,即便還在思考是否真要把票投給年平,大家看到我弟弟的時候,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說「加油」就萬分感謝了。
北大武山回來的這幾個孩子,覺得很棒呀。在他們的分享裡沒有艱澀難懂的字彙。比較常聽到的關鍵字是「沒有什麼」(這句總會贏得大家的笑聲)「謝謝陪伴」「大家都登頂了」「互相幫忙」「3.8K最辛苦」「xxx靠意志力」「xxx真的很照顧我們」。在接他們回來的路上,還是很嘴泡啊,但是,聽到比較經典的話語是「走過這一趟,考試算什麼」~呵,十七、八歲的孩子有這些體會,挺好。
較大年紀,會長同學,小白,因為你一同前往,讓部落族人稍稍減少忐忑,作為會長同學,情義相挺到底,我想孩子們也有看見和學習。
青年會長,年平,我的弟弟,從原本只有2人行程到孩子們願意一起去的11人行程,你的態度從來沒有動搖,姊姊深深佩服。如你所說大武聖山的山林知識得要一次一次的累積。這一路上跟著你的孩子們肯定也有些體會與看見。
就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孩子們的學習知識,有一天他們就能成為「部落的人」「可靠的人」。
我們繼續加油!
昨晚媽媽心裏就開始忐忑不安。想說,如果延期會不會好些;如果再等部落長輩一起去,會不會好些;但是自從跟你確認是否真要上北大武山,而你回答說:別擔心,我可以的。我也就決心不再搖動心智,也必須尊重小舅舅的決定。看著你收拾行囊,我在旁等待妳的指令,需要帽子,拿出帽子;需要皮帶,此刻也只能給你女性皮帶。30年前去北大武山的經驗,完全無法給你適合的意見。但相信部落耆老給你們的行前叮嚀,也能讓你足夠面對不算簡單的行程。
早上,雖不忍心,但還是把你叫醒,請你準備集合。在活動中心集合,看著小舅舅吩咐你把罐頭放入夾鏈袋,分配食物,告訴你們裝備該如何準備整理,夥伴之間的行李如何交換,讓有經驗,有能力者多背一些物品,就覺得不管如何,這趟行程,總是有意義。
話雖如此,在登山口,協助你在身上不算輕的裝備裝上防雨套,媽媽心裏有些擔心,但還是忍住了。眼裡看著你踏上行程的第一步,清楚心裡有滿滿的忐忑,但是也滿滿的祝福。
在離開登山口的路程,腦子裡的畫面盡是你走路,喘氣的畫面,媽媽心裏想的全是你,也一直祝福著你,其實也是安慰著自己,告訴自己要放心,要放心。
回到家裡,五小時之後收到小舅舅傳來你的相片,看到你的相片,心裏就像一道電流流過,感謝小舅舅,感謝上帝,感謝祖靈。小舅舅說一路上,你也協助輪流背較重裝備。
啊~兒子加油,兒子加油!媽媽仍舊是滿滿的擔心,但是明白總是要放手,總是要在讓你走自己的路之前,多一些學習,多一些體會。媽媽相信有一天,你就是個可靠的男人,是能有所體會。一路上大武山神,vuvu們必定保守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