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可以來送便當嗎?

今天原本預定在家裡工作,想一鼓作氣做很多事情(雖然總是事與願違)。中午接到妹妹電話:姊姊今天放假沒事嗎,可以幫我買午餐嗎?我說:好啊。其實手邊很多事情。但就起身買午餐去。

陪著母親擺攤很多年的妹妹,去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名號作「蝴蝶工坊」。去年開始妹妹會說:做生意會看得到錢進來,覺得開心,但是成本要夠,否則貨無法多樣,客人的選擇會變少,錢就不會進來,但這樣壓力很大啊。還說,做生意要耐得住,不想出門,還是要出門。有出門,就會有收入,有總比沒有好。螢幕快照 2017-05-29 19.43.55

今天原本預定在家裡工作,想一鼓作氣做很多事情(雖然總是事與願違)。中午接到妹妹電話:姊姊今天放假沒事嗎,可以幫我買午餐嗎?我說:好啊。就放下手邊事,起身買午餐去。去了隔壁村買來午餐,再前往妹妹擺攤的隔壁隔壁部落。陪著妹妹、姪女吃飯,也一起招呼不算少的客人。其中一位客人拿著一個今日詢問度高,販售量最高的多色彩布頭飾說:對面賣的比妳們便宜喔。妹妹很快脫口回答說:那你去買那邊的吧。說畢,馬上改口說:啊!不好意思,我應該說,沒關係,你也可以參考看看我們的,每個人的手工都不同喔。

聽到妹妹快速修正自己的說話態度,覺得妹妹就是媽媽的翻版。那該是耳濡目染學得的人際溝通模式吧。其實,很替妹妹開心。有些人生體悟,自己是有些年紀,才有些感受。小我七歲的妹妹這些普常且真實的人生體會,做姊姊的聽在心裡,雖覺得心疼,但更多安慰。做生意之際,還是保有良善的態度,陪在旁邊協助的姪女,再過些年歲,也能從她媽媽身邊習得這「良善」吧。

過了好些時候,妹妹說:姊,不是很多事情,怎麼還不回去啊!是啊,心裡掛念工作,但是也不忍離去,總覺得自己在場,總是能夠多做些什麼。直到午後,婚禮即將散場,我們一起收拾傘架,桌子,物品。我還是笨手笨腳,無法協助到位。但是心裡覺得愉快,收拾之餘,我們一起回憶收拾總是完整到位的父親;互相提醒母親的工作交代,還得為明天的擺攤拉線佔位。

話說,這個拉線,就是簡單用紅線繩拉起一段距離,前後用石頭壓住即可。我問妹妹,這樣可以嗎?別的攤位要是不認,也是沒用啊。妹妹回答我說:真要那樣也沒辦法囉,不過那樣的情形不多啦,放心。呵呵,這種不成文的俗成規則,大概只有在南部的部落裡,才能運作吧。

時間過了大半,家裡的工作,還是無進度。但是,這個半天,心裡暖暖且踏實。

廣告

部落的男人,來部落教室了!

94.10.12部落的男人真的進入部落教室了。

年平(我弟)要我找一個時間讓部落的年輕人聚會,已經有一陣子。我原以為是寶貝弟弟和我一樣,因為對部落的情懷而自己急著想召集年輕人,去述說自己對部落的期待。後來在偶然的機會裡,遇見阿德、阿貴,也有這樣的期待時,我才認真的思考這件事情。

因為是第一次,我總擔心大家因為沒有具體想法目標,會從泛談變成空談。所以,我趁著好友明智(卑南卡地布)因為要來平和部落開會,便邀請他跟我們分享卡地布「巴拉冠再現」的經驗。我希望可以透過他的分享,能讓部落的這些有心的人可以有所對話,內心有所激盪。

明智是一個標準浪漫主義的人,他可以因為思考部落的事情而失眠,可以為了維持部落「關係」,AM到天亮。昨天是我看過明智上課最正經的一次。他分享很多他們部落青年的開始、困難及現在還在面對的事情;但是深烙在我內心一段話是:出發在部落,目的地也在部落。這正是我高中畢業離開部落時的初衷。

原住民真的很喜歡圍圈圈談話,我們也不例外,兩個部落的男人在「教室」裡,似乎無法暢所欲言。所以後來我們轉移陣地到室外。部落的阿貴、阿德、年平開始說話了。當中也有比較年輕的大衛、恩賜,還有女人厄若斯、秀屏及奧歐尼。年平說:我們都很有熱情,部落的老人也很希望我們如此,但是就是不知道怎麼做。阿貴說:我們部落很複雜,很多的因素的介入,以致於做什麼事,都容易被標籤化。阿德則保持一貫的作風,靜觀其變,適時地表達想法。

台東卡地布的明智、承志、阿宏因為趕火車,先行離開。阿貴對我說:你不能走,這些好不容易聚集的人必須要繼續討論,打鐵要趁熱,我們應該要繼續討論我們的未來。所以,我留了下來。之後,我們正經的談了很多,說了很多的夢想,回憶了很多甜蜜的記憶。我們甚至有人脫口而出,將來我們的基金會可以如何如何……..,然後自嘲說:那太遠了。有人說再現排灣族青年的Cagal精神;有人說我們來種小米,讓我們真實體會排灣族人如何因著小米的時序而生活。

說著說著,原來我們都是被兒時甜蜜記憶的牽引聚集到此,像秀屏、阿貴、年平和我,我們是一起長大的鄰居朋友,而阿德和秀玉則是希望可以體會我們口中所說的兒時的「平和部落」。

我呢?內心有很多感受,有高興、愉悅,但也有惶恐和不安。高興是因為部落的男人終於進入部落教室,這表示部落教室不僅要從事婦女、兒童的工作。今後也將開始為部落的男人服務,讓他們有一個空間可以討論「國家」大事;但惶恐的是,這一群青壯年的熱血、熱情,能不能真的可以好好地被發揮出來。臨走、大家在分手之際,阿貴還在說:「真希望我們現在就可以有想法和目標,我真的很興奮,晚上我可能會失眠!」

嗯!心情還是很複雜、不過先做了再說吧!大家約定週日晚上再聚會。也說好,要有白版、紙、筆、還要有草案,甚至要有會議紀錄。大家認真的樣子很讓我感動。我還是只能說:很擔心,真的很擔心!但是目前就是邊做邊修正吧!

編織部落圖像

想在部落工作,在心中醞釀許久。而離開「陽光」也是希望開始在部落做些事。正離職之際、感謝群芳提供的資料,便向「婦權會」提了一個營造部落凝聚力的計畫。

在部落待一陣子了,也試著投入部落教會的工作,但是一直未能找到位置和角色。不過,感謝神,得知計畫可以通過,便開始參與部落各項會議,也試著思考並與部落婦女閒聊組織成員的可能性。參與中,察覺學校陳美琴主任、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教育,也希望提升孩子的讀書風氣。

其實,過去部落父母本就關心孩子的教育,惟現代父母除了養育、教誨孩子之外,可能還要比過去的父母多一些適應現代社會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說到此,其實還滿心疼部落的父母。他們並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教訓孩子也不比一般父母少。但是,似乎總不見成效,父母自己也覺挫折,不知如何是好。

於是「凝聚部落意識」的目標就先擺在後面,試著讓部落父母體會讀書的快樂,或找到一些與孩子相處的方法或許會有些幫助吧!於是「繪本讀書會」與焉形成。故先後於教會公開邀約會友參與「繪本讀書會」、私底下慫恿親人參加、也鼓起勇氣進入部落邀約婦女來參與「不像讀書的讀書會」。那幾天我大約邀請約三十位婦女。有人說:讀書喔,我看看時間!有人說:讀書會,我一定去。有人說:讀書會,我會叫我的女兒去!

螢幕快照 2018-08-01 00.56.0693年6月6日(對我來說這是重要的日子)晚上六時三十分我及助手──老公、兒子便抵達村辦公處。我們整理場地、位置、擺好單槍投影機、電腦、音響及茶點。一切OK時,將近七點,會場中只有因為情誼相挺的好友艷及阿姨娟,其中還有被我動員的妹妹。此刻、我的情緒還算平穩、但是老公在會場裡來來回回,一下子提醒我趕快打電話給部落的婦女、一下子覺得要招待已在會場的親友。不知為何,當時我沒有很多的擔心,一直覺得「應該會有人來的!」

快八點時,人員依舊。後來,不一會兒功夫,好友艷便去球場大聲吆喝正在打球的蔣家青少女們,還致電姊妹──屏、妹趕來;阿姨娟也致電我的好友─珠。八時十分,人數頓時增加至二十人左右,成員有青少年、大人以及他們的小孩。

就這樣開啟了我在部落工作的第一次。活動中,他們蠻投入的,甚至最後不少成員的回饋,「我們什麼時候在進行下一次!」或「真希望能夠每天這樣讀書!」。

參加成員雖然有些的情誼相挺者;大部分被好友、阿姨動員者;但是,正因如此,我感謝上帝,讓我有這樣的鄰居和朋友;特別在實踐部落工作的路途中,有朋友相陪,那真是人間少有的福份哪!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