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育華

認識張育華正是托育班為爭取生存與國家交手的時刻。或許是物以類聚,是氣味相投,兩人遇上就像老朋友。幾次我們共同參與的座談會,論壇,每每看到育華舉手發言,我總是會打直腰桿,斷開腦中混亂的意念,眼睛直視,認真專注準備聽取育華的發言。

育華的老師夏林清,用詞精準,提問犀利是我參與行動研究協會論壇,最覺過癮與驚嘆。育華作為夏的學生,針對議題直搗核心,用語精準,自然師承老夏。但是,育華發話時,提問時,她常是慢慢說話,娓娓提問,總是可以感覺到她對提問者的用情,用心與關懷。

去年,有一天,接到育華的電話,我以為她要邀請我去大學課堂分享,其實,她只是來跟人生路遇到難題的我說:『如果需要我,我就在旁邊』接到這句話,感動久久,對於這個朋友,心裡也有個明白。

去年一次,在樹德科技大學,結束課堂分享。我和育華長談三個小時。

【關係】是我們談話的主題,她對我的提問,讓我學習把人與人的關係,拉大到系統,大體制來看。這樣拉高來看,似乎能稍稍看見事情來源始末,看清些事情的枝枝節節。看得清楚,有些事情可以放下,有些事情卻叫人無法輕言放棄!這些來來回回的非常隱私的提問,確認,可能可以是讓我敷衍回應的藉口。但是育華的【真心】卻是讓我能夠把事情一層一層撥開的重要支持與陪伴。

這次她和跟我身份同樣是1/2的拔耐,及久聞其名的王芳萍一起出書。我喜歡【伏流潛行】這個詞,【練功】也是我常對自己,對社區工作者使用的詞語。

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這三位與台灣大社會鑲嵌深刻的女子。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