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孩子守護部落的美好

這是教保中心辦理畢業郊遊的第二年,這也是教保中心老師堅持不能斷掉的活動。如果大家有認真看影片的細節。相信大家會看到在課程設計裡,老師們對孩子的想望和期待。

老師的設計裡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有挑水、頂上功夫,扛情柴,透過味道、形狀認識在地的植物。

我們都說,孩子們體力很好,這短短的路程,對他們沒有什麼。但是,這個路途上,孩子們也會表示辛苦,疲累,他們會說,我可以休息,我可以放下嗎?但是老師們,總是陪在身邊跟孩子們說,再忍耐一下,就快到了,你一定可以完成。老師們除了是在檢視孩子們平日的學習,大家可以明白老師在培養孩子什麼能力嗎?是耐心,是讓孩子有能耐。有耐心說起來容易,罵起來更是暢快簡單。但是,要讓孩子感受學習忍耐是需要設計,更需要陪伴。

對於去山上畢業郊遊,還是有些家長會擔心。但是在影片裡大家感受到孩子完成任務的開心與成就感嗎!這樣的開心與成就感,是孩子穩定成長需要的過程,而且需要一次一次的練習,一次一次累積。

這幾個部落孩子生命中第一次比較艱難的任務,榮幸有教保中心老師,部落工作團隊陪伴達成任務。而未來路途肯定有更多的困難、試煉在等著孩子們一一挑戰,一一完成。住在部落,所幸~所幸~部落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我們期盼家長、部落所有人都是陪著孩子經歷一次一次的艱難,完成一次一次的任務的最佳人選。

現在仍然講究學歷英文數學競爭力的時代,教保中心堅持忍耐、良善、接納自己是重要的價值,擁有在地知識,理解部落之間的人情義理才是我們的目標。

這次畢業郊遊車子陷入泥沼的小插曲,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感謝kama鍾添木,因為他無條件的協助,讓孩子看見與感受部落互助的價值。我們相信經歷過這些事情的孩子,總是不會離開部落太遠,就能對部落有情感,就能對部落有貢獻,部落就不至於崩壞。

未來我們仍舊邀請部落的大家,部落的家長和教保中心老師,一起教育我們的孩子,一起守護部落美好的價值和文化。

廣告

焦慮串連夢

昨天的夢境,很清楚。因為
論壇、青年培力想法、阿美族主辦人、我這幾個因素。
我做了個夢。

夢裏有一團阿美族群的客人來訪,我是串場人,我在思考,如何想年輕老師出線。
一群阿美族人走到部落一個角落,大談野菜,食物,我覺得這正是年輕老師的強項(現實生活其實不是),我邀請我們的年輕老師(比璉貞還年輕,我覺得要訓練更年輕的老師)

還是有感啊~

親愛的夥伴:
這陣子大家執行豐年祭的活動,辛苦大家了。
經過這次大家的執行,我想多少大家都感受到了,
部落對於豐年祭的重視程度,還是對於執行方案(活動)的不理解,還有部落大人的愛比較!呵呵,

想要跟大家說,
我有看見大家的努力,所以不要因為部落族人的不理解,就感到挫折。
而且部落有些人的批評會永遠在,而且不管我們做到什麼的完美,總是會有人有批評。
我想我們要練習的是,即便聽到了大家的批評,我們還是要想辦法繼續前進,繼續工作。我想大部分的人,還是可以感受到大家的努力。尤其如果想到大家聚集在籃球場一起歡樂,一起拍手,一起尖叫的畫面。我想大家的努力就值得了。

_5

在社區工作,其實可以有很多的學習,昨天我自己有些感受,我想我站出來的把一些話說出來,是想要讓大家知道,協會的工作夥伴都很盡心盡力的執行豐年祭的工作。

只是~只是~我應該要在溫柔而堅定的說出這些話。我想這個部分,這個特質,就是真的只能靠上帝幫助我了。願上帝給我更多的耐心和溫柔的心,這應該就是上帝給我的課題了。

特別有感,所以寫了長長的感想給大家。

而其實,只是要跟大家說,

很高興有你們,很榮幸有你們作為我的夥伴。
這陣子,大家辛苦了。希望大家也有學習。

總幹事, 依漾

種下愛的種籽、刻下愛的記憶

部落照顧的童年生活

三十多年前,父母親的工作主要是到各部落兜售舊衣服,較近的會在同鄉鄰村、遠的翻過一座山到台東。過去交通沒有那麼便利,所以他們常常一去就是三、五天,所以父母不常在家,是小時候的常態。正因如此,我卻有滿滿的、美好的、愛的記憶。

排灣族在繼承家業的習俗上,通常都由第一位出生、第一位看見陽光的長子或長女(vusam)為當家者。當家者可繼承家業、可以獲得家族的房子、大部分土地,以及擁有號召全家族各項事務的權力。但是相對的,當家者也有義務照顧未婚弟妹、失婚弟妹、甚而必須照顧失依失怙的姪子女。

小時候因為父母親不常在家我們兄弟姊妹便由作為長女的大姨媽照顧。我媽媽有五姊妹,住在部落者有四位,所以我們這些表兄弟姊妹加起來總共17位,其中我自己的兄弟姊妹就有四位。小時候,大姨媽就像幼稚園的園長一樣,必需要照顧那麼多孩子,而外公、外婆就像助手,協助照顧他們的孫子。

繼續閱讀「種下愛的種籽、刻下愛的記憶」

%d 位部落客按了讚: